2016-05-07

E87 130i 定位相關資訊


*** 本文假設讀者懂 camber/toe/castor 定義與其在底盤上增減變化上的意義。

a. 底盤定位角度的單位

一般是用角度(好像廢話)。
有些原廠手冊裡的 toe in/out 是標 inch/mm, 如此會非常麻煩,算法是輪胎中心點的前後垂直投射長度差異,而其因為牽扯到實際的胎框呎吋等等會有所差別,所以最好還是直接用角度(參考連結一)。
確定用角度討論的時候還需要知道:小於一度的角度有兩種表示方式,其一是無論如何用十進位表示,比方一又四分之一度用此方法表示會是 1.25° ;另一種是六十進位制,可以把一度分為六十分,每一分還可以再分為六十秒,即為每一度可切分為3600秒,比方上述的 1.25° 就會是 1° 15'00"  (參考連結二


b. 回到本文的重點:定位。


圖為輪胎行定位機調出來的原廠 BMW 1er 定位資訊,請看中間的 TARGET 欄,其列出預計的定位標的以及誤差範圍。一般toe是加減兩分, camber加減範圍則大一些。


c. 如何不吃胎。

根據連結三的說法是,一般抓每四分之一度的 camber 就需要 2mm的 toe。但其實可以發現原廠後輪規範是要一度五十分的負 camber(約當 -1.833° ),但原廠建議規範的九分 toe in算出來也才相當於 1.67mm toe in;要是照連結三的建議,算出來的 14mm 可是相當於 一邊就做了 37分的 toe! 足足是四倍之多!每間底盤店家或許又有不同的抓法,目前我前後 toe 全部調整為原廠值,作為起點, 再觀察。toe in/out 用角度跟用 inch/mm 的切換可以參考連結一


d. 輪拱干涉。

後輪 18X9" ET50 裝上 255/35-18 的 AD08R 後,照目前圖中的調整後定位,後座載兩個人的時候在建國高架橋上會「經常磨到」,而滿載五人則是「永遠磨到」!目前目標是把後輪 camber 做更大,調整到原廠值一度五十分先,再來看看是否需要去滾輪拱。


參考連結


[2016/Jul 後記]
關於camber 與吃胎,本文為相對「傳統」說法,七月造訪四輪定位店家後,學到了新的看法,請看新文章 :)